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情境

任务 过程 资源 评价 结论

毒品的法律法规

1 9 9 7 3 1 4 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刑法》,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有关毒品犯罪作了进一步规范,是我国目前现行的惩治毒品犯罪最完善的刑事立法。《刑法》第6 章第7 节共1 1 2 7 款专门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罪名和处罚。

 

 

《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 4 7 条);

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 4 8 条);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 4 9 条);

4)窝藏、转移、隐藏毒品、毒赃罪(第3 4 9 条);

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 5 1 条);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 5 0 条);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 5 1 条);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 5 2 条);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 5 3 条);

10)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 5 3 条);

11)容留大人吸毒罪(第3 5 4 条);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第3 5 5 条)。 

毒品违法行为主要包括:

1)非法持有毒品的违法行为;

2)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违法行为;

3          (3)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对于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由公安机关处1 5 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 0 0 0 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还应予以强制戒除,进行治疗、教育。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毒。

4)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的违法行为;

     (5)非法走私、买卖、运输制毒物品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