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情境

任务 过程 资源 评价 结论

海洛因

海洛因是吗啡二乙酰的衍生物,其化学名为二乙酰吗啡。1874年英国化学家C·莱特在吗啡中加入冰醋酸等物质,首次提炼出镇痛效果更佳的半合成化衍生物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海洛因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盐酸海洛因易溶于水,其溶液无色透明。

  海洛因进入人体后,首先被水解为单乙酰吗啡,然后再进一步水解成吗啡而起作用。因为海洛因的水溶性、脂溶性都比吗啡大,故它在人体内吸收更快,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反应,具有比吗啡更强的抑制作用,其镇痛作用亦为吗啡的4-8倍。最初的海洛因曾被用作戒除吗啡毒瘾的药物,后来发现它同时具有比吗啡更强的药物依赖性,常用剂量连续使用两周甚至更短即可成瘾,由此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

海洛因有口吸、鼻吸、加热后吸其气,或直接溶于水后作静脉注射。也可作皮下或肌肉注射,甚至直接将其塞进伤口。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方法较常见。
  据测定,海洛因对人体的毒性是吗啡的五倍以上,吸食海洛因二次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人上瘾,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海洛因的戒断症状一般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易激动、流泪、周身酸痛、失眠、起“鸡皮疙瘩”、有灼热感、呕吐、喉头梗塞、腹部及其他肌肉痉挛、失水等。还出现神经质、精神亢奋、全身性肌肉抽搐、大量发汗或发冷,男性还会出现自发性的阴茎勃起甚至射精,或二者兼而有之。
  海洛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瞳孔缩小如针孔,皮肤冷而发黑,呼吸极慢,深度昏迷,呼吸中枢麻痹,衰竭致命。海洛因吸毒者极易发生皮肤菌的感染,如脓肿、败血症破伤风、肝炎、艾滋病等,甚至会因急性中毒而死亡。

    通常把原始阿片叫作Ⅰ号海洛因,呈黑色或褐色;把阿片制成吗啡这一过程中的产物叫作Ⅱ号海洛因(也有叫海洛因碱的),呈浅灰或深褐色;Ⅲ号海洛因是一种浅灰或灰色的粗制海洛因,其纯度(即指二乙酰吗啡含量,下同)为40%,它也有叫金丹或黄砒、黄皮等;Ⅳ号海洛因是精制的、纯度为90%左右的白粉;目前已有了被称为Ⅴ号海洛因的白粉,其纯度已达到了99.9%。目前,市场上几乎听不到海洛因这个词,一般都称作“几号”或“白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