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中学生物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学员科研课题(论文)开题论证报告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638

最后毕业

学校及时间

牡丹江师院837

工作单位

及通讯地址

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一中学

邮编

152300

职称、

职务

中学高级

联系电话

0455576466404555760988

E-mail

 

指导教师

邹明谦

性别

 

电话

04315681492

职称

教授

E-mail

 

课题(论文)题目

生活中的生物学课程资源与参与性学习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理论背景和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不断指导着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认知心理学分支的建构主义理论也在被用来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建构主义是在美国70年代兴起的,80年代中期得到发展的教育心理学派。90年代初由于前苏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传到美国,对建构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重新被重视。近年来被我国学者应用于各科学科教学之中。但是,关于建构主义理论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大多还处于理论阐述之中。本课题将对建构主义理论在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进行尝试,试图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规律,以对其他人的实践具有指导性。

实践背景和意义: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时气氛也非常活跃,但检测后反映效果却不理想,甚至少数学生在大考之前,还要求教师在书上划重点。仔细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表层看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实际上仍以“一言堂”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就象是看戏,缺乏主动参与性;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教师只按自己的意图在课堂上再现给学生,强行“灌输”,使学生被动接受;根本原因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脱解的矛盾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解决课堂教学中这一现实矛盾问题,因而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课题研究目标、立项依据(理论依据、已有研究基础、研究假设)

研究目标

以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课程资源为切入点,以挖掘为手段和过程,达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极大参与为直接目的,从而达到结合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把新知识“整合”其中,达到“同化”新知识构建新体系为最终目的。

立项依据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布卢姆的“掌握性学习”理论中的“变量因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布卢姆等人认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素有五种,其中,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是一个可变量因素,参与度越高教学质量就越高。认知心理学特别强调:新信息的习得高度依赖认知结构已有相关概念。人类的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于认知结构中现有的相关概念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所要学的新材料和现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旧意义对新意义的同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批判和吸收;学习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更重要的是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以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以及从生活中找出要学习的素材。基于以上理论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无视或忽视学生的知识经验而另起炉灶,硬性从外部填充新知识,而应当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学习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背景中“生长”出新的知识,本课题的研究就试图以学生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为“原有的知识背景”,通过学生间、师生间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来调整知识结构,构建、重组新的体系,以达到对知识更加全面 、深入的理解。

相关研究内容进展情况:

    关于生活中生物学资源的研究者大多是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研究,很少有人将之用于新知识的学习中作为手段来研究;关于学生参与性的研究往往都将其作为过程的研究,很少有人作为结果的研究;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研究之多,实践探讨较少,用课堂教学的具体研究更少。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阶段性内容:

第一阶段,以教师挖掘为主,通过课堂教学中设疑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参与。

第二阶段,以学生挖掘为主,通过预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两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主动参与。

第三阶段,师生共同挖掘,共同参与,互相合作,通过讨论、分析、对新知识进行“整合”达到“同化”目的。形成“设疑——分析——讨论——质疑”的良性循环。

第四阶段: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参与。即“探究性参与”,使参与活动走出课堂,进入生活,指导生活实践。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属参与性研究。

1、通过教师的自身参与的过程,将挖掘出的资源作归类进行定性分析。

2、将学生的参与度(数量、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3、问卷调查,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规律,以对实践具有指导性。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从理论上看,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使得生物学知识不可能脱离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因此,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资源具有可挖掘性;学习生物学的目的和意义又要求人们学以至用,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又赋予本课题的方向性和生命力,具有可行性。

从实践看,本校学生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具有丰富的生产生活经历和体验,就是来自镇内的学生也相对于大城市的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经历和体验,学生本身具有可挖掘性。作为我本人也有多年的教学经历,具有相应挖掘的方式和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从操作上具有可行性。

 

研究进度及预期成果形式

一、 研究准备阶段

时间:20005月至8月。

任务:确定课题、设计课题、制订方案。

二、 研究实施阶段

时间:20009月至20015月。

任务:收集事实资料、整理事实资料、分析处理事实资料、得出结论。

三、 形成成果阶段,

时间:20016

任务:成果写作。

四、 成果评价阶段

时间:20017

任务:答辩

预期成果形式:论文。

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查看研究报告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