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中学生物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学员科研课题(论文)开题论证报告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1957/9

最后毕业

学校及时间

辽宁师范学院1982/7

工作单位

及通讯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中学

邮编

110023

职称、

职务

中学高级教师

联系电话

024-25415179

E-mail

 

指导教师

段晓刚

性别

电话

 

职称

副教授

E-mail

 

课题(论文)题目

运用生物学史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

课题研究背景

传统教学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在向学生传授了大量的知识同时,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留给学生独立思维活动的空间太少,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需要。 学生多年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培养下,使其养成了“填鸭式”的定式,弱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造成了许多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不适应未来社会的对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开发已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实力,欧美各发达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有较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国民创造力水平高。例如美国、德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举,尤其是美国,自1946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占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近几十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技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因此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综合国力名列世界首位也就不奇怪了。因此各国对创新能力的开发越来越关注。江泽民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美国总统提醒人们:“我们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亟须一种新的创新精神的时代”。日本人也提出:“独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开发国民的创造力是“走向21世纪的道路”。

课题研究的意义:

下一个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急剧增长,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已成现实,知识经济呼唤创新,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赢得并保持竞争的优势,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无论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将失去生存竞争的根基,开发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创新能力的产生源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创新思维是指新颖的、有价值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有1新颖性:新奇、独特、前所未有。2价值性:有一定用途或一定作用。当然这里的新颖和价值都是相对的,它可以是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价值的,也可以是对个人来说,是新颖的和有价值的。

 

课题研究目标:

    研究探索运用生物学史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立项依据: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检索国内近5年生物方面的期刊杂志,发现近2年有关创新教育文章 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为什么要搞创新教育? 有关创新教育的意义的探讨;2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外延的是什么?3就某堂课或某一教学环节如何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体会文章。总之思辩性文章较多,实证性研究很少。

实地调查发现有:有人认为教学中,学生并不负有发现新的真理的任务,只需领会科学上稳定可靠的财富。而且我国教育大纲规定,生物学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但未提及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学生物课课时少,开展创新思维教学活动,势必挤占授课时间,影响教学质量 。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探索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突破口?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探索运用生物学史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基本假设:1美国心理学家奥托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因此我认为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创新思维的潜能,通过适当的方式,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是可能的

   2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中,许多生物学原理、规律的发现是前辈科学家们创新思维的结晶。具有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在一定的情节中以适当方式呈现给学生,是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其创新思维。

   3 创新思维教学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新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有助于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研究方法

本实验采取心理测量和教育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测量包括智力测验 、创造性思维测验、创造性倾向测验和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测验。

1实验对象根据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倾向和学业成绩相当的原则,从我校高中二年个抽取2个班,分别做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  人,女  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倾向:平均年龄:)对照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  人,女  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倾向:平均年龄:) 。(比较原始数据得出初始差异)。实验周期1年,20009月起至20017月止。

2 测试方法

(1)          工具 创造性思维测验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根据《创新训练》宋新民编著) 修订托兰斯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系前系主任于60年代中叶设计的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信度、效度很高的权威性测量创造性手段),创造性倾向测验用《威廉斯创造性倾向测验量表》(根据《创新训练》宋新民编著),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标准测查(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编制)

(2)          步骤:以教学班为单位,用团体施测的方式,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时进行上述各项测验。根据规则评出每个学生的IQTTCT成绩,按评分要求评出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倾向和学业成绩,然后全部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各项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四舍五入。

(3)      时间:前测20009月;后测20015

3教学策略

实验班生物课教学,依据现行教材传授知识技能同时,结合生物学史进行发散思维的提问,和幅和思维的思考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组织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延迟评价允许跳跃思维等教学策略。对照班不系统运用这些策略。实验班每周开设一节课外活动课,主要围绕与高中生物有关的生物学史具有创新思维特点的历史事件,经改造编制成为创设问题情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之用,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类比、推理、判断等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对照班仍按常规教学活动进行。

在课堂教学及训练课上要重视对学生创新个性倾向培养,并遵循以下原则:

面向全体原则,主体主导原则,启发探索原则民主和谐原则,成功激励原则,积极评价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鼓励学生求异、创新,质疑问难,鼓励直觉、 猜测、想象、挑战、冒险和坚忍不拔。

 4干扰变量的控制

(1)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人数和性别比例、智力水平和学业成绩上要大体相等。

(2)   实验班和对照

(3)   .班的任课教师要具有大体相当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4)   3)实验班和对照班均使用相同的生物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的时间要大体相等,)不另外增加课时。

(5)  实验班和对照班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形成人为的竞争气氛。

研究过程

整个研究为期一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05~20008月)

(1)   查阅文献资料;

(2)   编制实验方案

(3)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时进行基础测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09~20015

(1)   前测20009月同时对实验实验班和对照班施测。

(2)    200011月信度测试。

(3)   教育活动(20009~20015月)积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撰写的小论文、小创新实验报告,进行阶段性定性评测

(4)   后测(20015月,同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施测,项目和工具同前测。进行定量测评;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015~20017月)

(1)       资料处理;

(2)       撰写实验报告;

 

(3)       组织鉴定。

(4)       预期成果形式:研究实验报告

预期目标:通过为期一年实验,实验班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提高,并超过对照班:

1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操作定义为:思维的流畅性:思路畅通少阻,敏捷迅速;在短时间内能发表较多的概念,

思维的变通性:思考能变换类别,随机应用,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能提出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富有迂回变化的思路。

思维的独特性:反应与众不同;能提出聪明解决办法 ,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

2个性倾向的好奇性、想象性、挑战性、冒险性操作定义:好奇性:富有追根究底精神;主意多;肯深入思索事物的奥妙;能把握特殊现象、观察结果。

想象性:幻想尚未发生过的事情;直觉地推测;能够超越感官和现实的界限。

挑战性:喜欢寻找各种可能性;探讨事情的可能及与现实间的距离;能够从杂乱中理出秩序;愿意探究复杂问题。

冒险性:勇于面对失败和批评;敢于猜测;在杂乱的情境中能完成任务;勇于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3生物学知识技能掌握包括

观察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创新的素质》张建军 韩武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1/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7 商务印书出版社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林崇德  中国教育学刊2000/1

《创造性教学通论》段继扬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101

《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课程教材教法2000/4/1

新训练》宋新民(新世纪人才素质训练丛书 李元授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99101 15.80

新潜能自测与咨询》陈国明金亚敏  (心理自测丛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110.00

专家评审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查看研究报告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