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中学生物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学员科研课题(论文)开题论证报告

姓名

刘为邦

性别

出生年月

579

最后毕业  

学校及时间

 1993年毕业于

 华师大生物学系

工作单位

及通信地址

   浙江省遂昌县第二中学

邮编

323300

职务

职称

中学高级

联系电话

05788122343

E-mail

Lwb28@263.net

指导教师

李风霞

性别

电话

0431

职称

高工

E-mail

 

课题(论文)题目

“自学、释疑、训练”教学模式初探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场攻坚战,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方式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随新学校的诞生而逐渐形成。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影响下,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稳定的传统模式,传统模式最大的弊病是教师把学生当成一个“贮藏器”,教师不顾一切往学生头脑里装,而后学生又象复读机一样读出教师给予的内容。学生成了学习的“奴仆”,在学习中缺乏主见,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了升学,教师给学生大量的机械重复的训练,妨碍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搓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生产出高分低能的“产品”(人才)。近十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提出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广大教学工作者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如“导学式教学”、“问题探索式教学”、“成功教学”等,各自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前,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既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又要减轻学业负担,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在发挥学生主导性方面学生如何学、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如何努力学,教师如何教、教什么,体现轻负担、高质量仍是我们探索的核心问题,“自学”、“释疑”、“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就是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协同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形成可借鉴的经验。

课题研究目标、立项依据(理论依据、研究假设)

 课题研究目标:

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思;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的关系,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形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协同关系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理论依据

   1、布卢姆的目标教育理论体系:学生观、差生观、教育观、评价观。

   2、教师的现代教学观:学生不是独立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  的。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立的、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3、加涅学习条件理论:有不同的学习结果,也有不同的学习条件;对掌握不同的学习结果而言,必须有不同的内容条件和外部条件;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这就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从教学分析,展开及评价等方面作出一系列事先出筹划等。

   4、建构主义学习论提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等四大要素。即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研究假设:

1、通过“自学、释疑、训练”的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回归主体、发挥主导与提高教学质量成正相关。

研究的主要了容、方法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进行以下内容的教育和培养:学习动机---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自我调控

   学习动机教育:理想信念、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常规方法)、探索

             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归纳、比较等方法。

   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知道怎么学、

             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和如何努力去学。

自我调节:对学习的结果能自我评价、主动的分析和纠正错误,达到预期目标。

2、教师要知道么教、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评价等。

即:教 ---教学目的----发挥主导---反馈评价。

 1)、教学观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师陈旧的教学观,树立现

代的教学观:a、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b、从强调学习的结

果转向学习的过程,c、从单纯]的教师方法转向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d、从封闭

的教学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形式, e、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和鼓励学生生动活

泼地发展。

 2)、教学目的的制定是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确定目标体系(知识、实践操作和

情感目标)。根据目标将知识点细化,编制学生的预习内容(知识目标、预备知识

和思考题),确定哪些知识要教,哪些知识不要教。训练练什么、怎样练、如何反

馈矫正。

 3)、发挥主导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利用

多媒体、实验、设计情景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

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反馈评价:课前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检查预习反馈信息、课内学生自主

活动时和训练时反馈信息,及时进行个别辅导。评价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实践操

作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全面评价。

实施程序:

   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释疑----训练---达标---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反馈     不达标  

 研究方法:

(1)   对照实验法:在同一类型的班级进行对照实验。(选初一年级自然科学和数学进行实验)

(2)   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在实验前后进行学习习惯等问卷调查。

(3)   材料归类分析:把所有的调查和实验材料进行归类分析。

(4)   统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便得出科学的结           论。

 

研究进度及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准备和初试阶段。200011----20018月。

   12000/11  立题:搜集资料,确立课题。

    22000/12  开题报告

32001/1   制定调查表,学生自学内容、教学目标、测试题等。

42001/2   确定实验对象,并进行学习习惯调查,学习动力教育等。

52001/2---3 具体实施阶段。

6)阶段性小结,搜集实验材料

7)论文

第二阶段: 20019---20036

1 在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证,补充、扩大实验科目和班级。

2 形成成果

 

成果形式

 

1、       各课预习、达标材料,装订成册。

2、       论文

 

 

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长签字

 

                                                              

 

  查看研究报告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