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中学生物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学员科研课题(论文)开题论证报告

姓名

陈方

性别

出生年月

579

最后毕业

学校及时间

河南师大生物系19821

工作单位

及通讯地址

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

邮编

461000

职称、

职务

中教高级

付校长

联系电话

0374——4368865

E-mail

Cfkz@21cn.com

指导教师

杨志杰

性别

电话

 

职称

付教授

E-mail

 

课题(论文)题目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策略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1、  环境教育的提出及发展

   随着人口数量及各种需求的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速度大大加快。人类向环境索取的物质和能量已超过了自然界的供给能力,从而使环境逐步恶化,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从根本上遏止环境问题的发展,扭转环境危机,需要整个人类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

  为了能普遍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就必须开展环境教育。所谓环境教育,是着眼于人类同其周围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使人类正确的理解人口、污染、资源分配与资源枯竭,自然保护、城市与地方的开发规划等各种因素与整个人类环境究竟具有什么关系的一种教育。第比利斯宣言指出:“环境教育应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恳请教育当局促进和加强对环境教育的思考。”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环境教育列为基础教育中,并将它视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生物学科在环境教育中应担负的责任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环境科学知识的内容,高中生物课本中有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章节。生物科学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出更大作用。

3、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

 1)中小学环境教育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环境教育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集中在发达城市和地区。高中阶段如何实施环境教育的课题研究尚为罕见,这与偏重“应试教育”,忽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有直接关系。

 2)“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生的预期环境行为及参与意识低于他们的环境知识水平。本人也观察到,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差,漠视自己在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方面的责任,经常存在有不负责的环境行为。

 

课题研究目标、立项依据(理论依据、已有研究基础、研究假设)

一、     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规范学生的环境行为。

  二、立项依据:

(1)     19726月,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 人类环境宣言 。宣言特别指出“为现代人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以成为人类的一个迫切目标”。

(2)     19771014日在前苏联第比利斯召开的第一届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发表的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宣言和建议中指出:“环境教育应密切教育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围绕特定社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展活动。”

(3)     1980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与有关部门制定了 环境教育发展规划 ,使环境教育工作纳入了国家教育计划之中。

(4)     19893月国家环保局宣教司、原国家教委基教司和中国环境科学会明文规定将环境教育安排在高中的选修课中进行。

(5)     199565日,在北京召开的环境教育表彰大会上提出:“环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必须大力发展环境基础教育。并且需要将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一)    主要内容

1、  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

(1)      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教研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环境教育。

(2)      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环境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有意地进行环境教育。

2、  有环境知识并不代表有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人们对待环境问题上的心理觉悟,是环境行为的源泉。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1)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自己收集、整理一些环境素材相互交流。

(2)利用环境节日、纪念日,让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安排、一些实践活动。

(3)成立子课题组,放手让学生做一些社会调查,专题讲座。使学生体验到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满足。另一方面,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    主要方法

     讲授法、问题解决法(发现学习和问题阐述)

(1)   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互动式、探究式等先进的教学摸式,向学生传授环境领域的知识和概念,促进学生的环境认知能力的发展。

(2)   在学生中组建环保兴趣小组,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培养他们对待环境问题的敏感性,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3)   以小组为单位指导学生开展废塑料污染(白色污染)、大气污染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以专题报告会的形式发布。

(4)   与团队活动相结合,在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板报评比活动。

 

研究进度及预期成果形式

一、研究进度

(一)、准备阶段(200011——200012

1、 确定研究方向,收集资料

2、 确定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3、 开题论证

(二)   实施阶段(20011——6

本课题确定在高二年级学生中开展。首先开展问卷调查(前测),了解学生现有的环境科学知识、环保参与意识。选定两个班做实验班,在课内外按计划开展环境教育,其他班做对照。

(三)、阶段性总结(20017

   学年结束,对环境教育的效果进行测评。把测评结果与“前测”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阶段性结论。

二、预期成果形式

形成一篇科研论文

 

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查看研究报告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