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河南省信阳高中    郭维孝

指导教师          段晓刚

内容摘要:现阶段我国中学生存在着许多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生物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掌握了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    心理健康    教育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冷漠与孤独、过度自卑、嫉妒、抑郁和焦虑、缺乏耐力、注意力差、缺乏观察力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学校教育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许多心理问题,行为障碍往往又被视为思想道德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分数成了教师、父母衡量一个孩子的唯一尺度,不能客观实际地给他们制订目标。使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又不知如何解决。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为此,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三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强调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指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原则和途径。其中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提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根据生物学学科的特点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掌握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生物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全体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主体性原则。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4.差异性原则。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5.激励性原则。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6.愉悦性原则。积极营造良好、和谐、轻松、活泼的心理课堂气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

二、生物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是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接任新的教学班后,我首先给学生作了“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报告,使同学们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标准,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意义,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自觉的配合老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抓了两个环节,即备课环节和授课环节。

1.备课环节。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本专业的知识、备普通的教学环节,而且还要备自己的学生,备学生的学习程度、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状况来设计教学。另外还要在备课时从生物学教学内容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课程知识体系中找到知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以便在教学活动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物学课程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只要教师要带着新的思路和新的眼光认真研读教材,就能从中挖掘并开发出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结合生物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下附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表)

 

 

教材内容

心理教育内容

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和人类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罗伯特.虎克、施莱登和施旺、沃森和克里克、摩尔根、达尔文等科学家的生平和成就简介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生命活动的调节

培养学生自我调节的意识,使学生善于调节自己,保持心理平衡,形成良好、稳定、健康的情绪。使学生具有适度的反应能力。

 

遗传和变异

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清醒的认识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努力,使学生具有真正的自我意识,形成统一的人格

 

 

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

 

使学生意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自觉的使个人与社会保持协调一致。

 

 

生物学实验

训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耐挫折能力。

 

 

社会调查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素质

2.授课环节。

在授课的环节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只要教师善于创新、善于发现,就会在自己教学活动中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在教学活动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

生的健康心理的。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具体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理论联系实际,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讨论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例如:我在讲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时,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从理论上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基因决定的,那么,为什么同卵双胞胎长相却不完全相同呢?为什么一株水生植物水上叶片和水下叶片的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呢?”经过学生充分地讨论,得出的结论是:生物的性状发育并不是完全由遗传物质(基因)决定的,外界环境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生物的性状应该是由基因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的。遗传物质是内因,外界环境是外因。由此自然而然的使学生意识到一个人的品质、人格、情趣、意志以及智力的形成和发育同样受到环境的影响。再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关系概述”一节内容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也是多种多样的,每种生物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要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根据你们的观察,生物在其生存的环境中,究竟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生物对环境又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讨论气氛热烈,大家踊跃发言,在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我再进行归纳、总结和补充。通过讨论,大家对此问题认识深刻,在此基础上,我顺势把话题转移到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上,使大家以认真严肃的态度思考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要求大家自觉的摆正这一关系。充分认识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自觉的使个人与社会保持协调一致。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互相启发和学习迁移创造知识,提高能力,排解困惑,发展个性。

2)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以活动为中心,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把教学过程同时视作为心理训练的过程。结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安排不同形式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动手、动脑,进行充分的心理体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增强了能力,又能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通过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和结论分析,可以训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做每个实验之前,我都要在每个实验小组里挑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长,进行实验前的培训,从实验目的、原理、材料用具、实验步骤、操作技能、直到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进行系统地培训,直致他们能够熟练的操作为止。实验课上,让他们作为“小老师”带领本实验小组完成实验过程。有的实验还要求学生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观察根的交换吸附现象等实验。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方案中增添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我作为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组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科特点指导学生进行了“信阳市结石病发病原因调查与分析”的课题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已被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并刊登在校刊《教学通讯》上,目前课题研究已进行到数据汇总与分析阶段。研究性学习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课题,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心理素质。

3)以激励为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教师应当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通过启发、激励、引导及创设一系列科学的教学程序和学习氛围,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当尽可能满足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给学生以更多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机会。如可以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正确而精彩时,我就带头鼓掌,给予鼓励和表扬;当学生回答的不准确甚至错误时,我总是给予"高一格"的评价,或者给予一定的引导、启发,给学生提供能回答正确的机会。当学生遇到困难,犹豫、徘徊时,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抓住闪光点,正面引导、鼓励,用语言、动作、手势或眼神向学生传递赞许的信息。我经常用"你很棒""非常精彩"、“太好了”等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正面强化,满足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一定的成功,在成功中体验欢乐,提高自信心和成功的勇气,从而获得更进一步的动力。总之,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充满激励,通过强化和心理暗示等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4)正视差异,因材施教,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最明显差异不是智力,而是在于是否有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持久的良好性格品质。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也不同,个性品质、智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学不能搞一刀切,要因材施教。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在教育目标范围内设计出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学生进行思考、作答。作业也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三种类型,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分类推进,坚持“跳一跳摘苹果”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相反,如果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所有学生一律"高标准""严要求",急于求成,必然导致大多数中低水平的学生屡遭失败,并由此而感到自卑、失望,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最终将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降低自我评价,自悲自怜、自暴自弃,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5)营造健康、安全、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氛围的性质主要决定于人际关系的质量。影响课堂心理氛围的主要因素有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两个方面。教师应更新观念,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既不偏爱优生,也不歧视和冷落所谓的差生,从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相互信任的、朋友式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同学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才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班集体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只有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要教育学生不要以己之长度人之短,更不要以己之短度人之长,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创设一种建设性的竞争压力,营造一种安全向上、相互支持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6)以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塑造高尚人格。"身教胜于言教"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基础,教师是学生认同与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以自身为榜样,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在课堂上,一定要表现出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民主平等、宽容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个性、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一年来,由于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但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培养培养了学生的智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正常的情绪反应力、心理适应力、心理耐受力和心理控制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意志品质、适度的反应能力和统一的人格,并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以来班级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形成了团结协助、积极进取、勤奋好学的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共同努力,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邹尚智:素质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学动态2000Vol.8No.1

马健生、王月胜: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郑和钧、邓京华等: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