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中学生物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学员科研课题(论文)开题论证报告

姓名

曹晖

性别

出生年月

574

最后毕业

学校及时间

山东师范大学

18827

工作单位

及通讯地址

山东青岛第二中学

青岛市松岭路中段

邮编

266071

职称、

职务

中学高级

教师

联系电话

05325888256(宅)

0532889125580655(办)

E-mail

 

指导教师

王丽

性别

电话

04315696680

职称

教授

E-mail

  Ycsuo@nenu.edu.cn

课题(论文)题目

  通过果蝇的系列实验探讨创新教育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现状同其他学科一样,长期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重继承,轻创新;重书本知识,轻实验技能;生物课本上仅有的四个实验也在教师的严格监督之下变成了循规蹈矩式的模仿,甚至出现了背实验的怪现象,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何谈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追求试卷上的高分数。完全背离了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的学科特点。背离了素质教育之核心,即: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果蝇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对遗传学的贡献是任何其他生物不可比拟的。但学生对果蝇却知之甚少。围绕果蝇这一主题可设计出大量实验课题,使学生在完成本系列实验的实践过程中,学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完整的生命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教师则在实施本系列实验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探讨与尝试创新教育。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本课题研究旨是做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上的探讨与研究,为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实验课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方法上的模式。这对于改变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现状,推进素质教育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1、立项依据及研究目标:

    中学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应当既有验证性、又有探索性。目的是使学生既能实践书本知识、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又能充分地体现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创新性和个体性 ,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果对实验课统统规定出严格的操作步骤、循规蹈矩式的模仿,就完全失去了实验课的意义。 

体现创新教育的实验课教学应具有以下6个特征:

特异性:表现在学生的创新是相对于自己原有的水平或学生群体而言,有开拓和前进,有独到的见解、独特的做法和解法,而不是模仿、照搬或套用;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不可机械化一,强求一律,以免扼杀个性,扼杀学生个体的创造性。

全面性: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全面的、百科全书式的基础知识,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使学生在智、德、美、体、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学生赖以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创新要求开发人的各方面潜能,需要运用人的整体素质,将一个人的全部经验、智慧、能力、情感和意志以最佳方式组合起来,用于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有所前进、超越和创新。

探究性: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以引起学生创新思想火花的迸发和创新性行为的尝试,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开放性:表现在教学活动不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的规范中、限制于教师的指导和布置的圈子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可能,通过自主阅读与实践,扩充知识、扩大视野,经受各种锻炼。

民主性:表现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探究,提出理论假设,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才有可能创新与超越。

超越性:表现在引导学生超越遭遇的困难和障碍去获取新知;超越令人不满的现状去改造世界,建设新的生活环境;超越现实的自我状态,使自己能力和修养得到提高。

“果蝇的系列实验”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实现上述6个特征。

2、已有的研究基础:   

    我们曾在96年—99年连续三年开设过生物选修课,该选修课已在授课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开放式和民主性,教学内容新颖,课堂气氛宽松。深受学生的欢迎,听课人数从规定的50人增加到130人,授课地点从教室转到了小礼堂。充分显示了学生们求知的欲望以及对授课形式的认可。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可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另外,自20009月份起,本人所在学校是山东省率先试用《生物学》新编教材的学校,该教材的最大特点是突出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这将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3、研究假设:

     本课题研究,以“果蝇的系列实验”为题,进行符合创新教育特点的实验课的教学实践,以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的实验课教学模式。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实验课教学的题目确立为:“果蝇的系列实验”。内容和方法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准备教学素材、实验的材料、试剂、设备等;

2、在生物选修课的基础上组建本实验课教学的班级;

3、向学生介绍本实验课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与“果蝇的系列实验”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让学生对本系列实验心中有数,做好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动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果蝇的采集:自制工具,自备烂苹果招引或到水果摊上采集野生果蝇;对不同时间扑捉的果蝇进行数量统计分析,了解果蝇生活习性;

2、果蝇的培养: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温箱控温培养、定时观察并记录果蝇发育全过程等;

3、性状的识别:学习麻醉技术、学习鉴别长短翅、残翅、红白眼、灰黑身、雄性、          雌性、性梳、刚毛、自发突变型等,并将自扑的野生型果蝇与纯种果蝇进行对比;思考野生型果蝇为何不能用于杂交实验;

4、学习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技术;观察与绘图;

5、自主设计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验,学习杂交亲本的选择;后代性状的观察、统计与分析;

6、适时地举办专题论坛、小学术专刊等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的兴趣、动力。在营造探究性学习的硬环境的同时,积极营造和谐、宽松、民主、个体化学习的软环境;积极促进、发现和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标新立异的行为并在全体学生中展示,以充分体现特异性、全面性、探究性、开放性、民主性、超越性的教学特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注意积累在一学年“果蝇系列实验”教学实践中使用过的各种教学素材、资料、教案、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照片、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结果、问卷调查、各种实验报告及学术论文等,特别是有创新性的学习成果。

2、分析、研究、总结成功的教学案例和能反映学生创新素质提高的教学成果,反思不理想的或失败的教学案例。

3、撰写论文。

 

 

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   20006~8月,为准备阶段。

         (见上页)

 

(二)   20009~20014月,为实施阶段。

       逐一落实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修正、补充和完善。

       做好各种教学资料的存档和教学过程的记录工作。

 

(三)   20015~6月,为总结阶段。

       撰写论文,形成课题研究的成果。

 

 

预期成果形式:

  

    (一)课题研究的总结报告,即论文;争取在市级或省级科研课题中立项;

  

    (二)果蝇系列实验教案集;

 

    (三)学生实验报告集;照片集等、小论文集等;

 

    (四)根据阶段性成果发表1~2篇关于“果蝇系列实验”的教学论文。

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