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中学生物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学员科研课题(论文)开题论证报告

姓名

王春易

性别

出生年月

1966

最后毕业

学校及时间

1988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

工作单位

及通讯地址

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

天津市河北区东箭道16

邮编

300141

职称、

职务

中教

高级

联系电话

(s)022---26352550    (o)022---26309765

E-mail

Yizi66@263.net

指导教师

孙晖

性别

电话

0431----5670154

职称

副教授

E-mail

sonki@public.cc.jl.cn

课题(论文)题目

运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探索

研究背景:

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情感和科学方法的培养。目前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还没有完全从学科教学的禁锢中解脱出来,依旧过分重视知识的继承和传授,忽略创新思维的渗透和技能、情感的培养,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情感和科学技能上有所欠缺,没有完全发挥出生物课作为一门科学课应起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大环境,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生物学史”这部分内容时,多数教师仍认为那只是一段历史,是过去的经验,因此只将结论介绍给学生,没有深入挖掘生物学史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失去了对那段曲折的、严谨的、充满创造智慧过程的了解;失去了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对他们的启迪;失去了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对他们的熏陶。

当今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知识迅速更新、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未来的新世纪更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点的世纪,各行各业的劳动技术含量日益增高,未来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因此,时代要求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应该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理论中特别强调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性,98年,天津市开始使用的人教社编写的新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加大了生物学史的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良好素材。但在具体操作上仍缺乏理论的指导,没有现成的模式,本课题旨在让学生较为详细了解生物学史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会科学家的实验等方面进行尝试,以探索生物学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上的潜能。

 

研究意义

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社会的来临,已使世界各国对人的教育都提出了一些全新的概念。例如:美国2061计划(立足于21世纪改革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计划,)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上。在我国,科教兴国已列为基本国策,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科学素质能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能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证。

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见效的。高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好奇心强,兴奋点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教师重视科学素质的培养,并能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培养明天的科学家和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探索利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方式、方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单纯思考如何教转到兼顾如何引导学生学、引导学生体验和参与上来。由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到兼顾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技能的并重上来,这无疑会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进程。

 

立项依据: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和技术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而公众的科学素质决定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劲,决定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利益,世界各国均将教育放到了提高素质的重要地位,纷纷出台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

  (一)《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未来的工作环境以变化快、技术新、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办事采用新方式为特点。所以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足够的科学,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如何学习科学?什么是科学素质?如何提高科学素质?该标准强调:

   1 科学素质是指在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它包括科学情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科学素质的形成必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就不能形成科学素质。因此,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但是,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是科学素质,科学知识的全面掌握也不能自动转化成优良的科学素质。所以,科学素质不是科学知识所能代替的,它具有更高层次上的内涵。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比单纯具有较丰富科学知识的人具有更高的创造力。因此,学科学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技能。

   2)科学不是一堆事实和理论,它更是一种过程,一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所以学生学科学的最好方式是从事科学。即: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而不是由别人来代劳,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

   3)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探究是指“使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即包括通过探究使学生获得未知的知识也包括根据实验证据来检验已为人所知的东西。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就可以把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能动地获得了对科学的理解。

(二)我国的面向21世纪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正在制定中,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科学工作技能、科学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等方面有所突破,强调学生要形成科学态度,要学会科学方法,要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和求实创新的意识。

(三)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受这些理论思想、观念的启发,我预期在运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探索实践中达到以下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情感和科学方法)

 1)探索出学生验证、体验科学家实验的途径

 2)探索出学生创新、完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

 3)总结出运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教学模式

研究基础:

99年,我曾对“生长素的发现”这一生物学史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设计在全国教学设计比赛中获奖。这为我进一步的实践提供了基础。

 

研究假设:

本课题运用生物学史的素材,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即:验证、体验、创新科学家实验的过程,探索出利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运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

(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史、酶的发现史等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热爱、态度、信念等科学情感)

2、  运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通过生长素的发现史等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预期、实验观察、得出结论的科学实验方法)

3、  运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精神

(通过创新、完善科学家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怀疑、创新、探索的科学精神)

研究方法:

1、  平行对照法

(设立实验班和对照班)

2、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法

(定性分析学生的学习情感变化、学习行为变化;定量分析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考试成绩)

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教师准备阶段

                根据课题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案

      第二阶段:师生准备阶段

                师生在研讨的基础上选出可实施的课题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1、学生自主实验----验证科学家的实验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补充、创新、完善科学家的实验

          3、适时举办专题论谈,交流学习、实践的体会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评价方式:

     1、谈话法: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情感变化及需求

     2、观察法:了接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3、  实验法:学生的自主实验和设计实验情况

4、  调查法:实验前后调查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态度

5、  考试法: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法分析

 

 

 

 

研究进度:

整个实验时间 20001----8

整个实验过程 20001----8月:理论学习、查阅资料

                   20003----4月:第一阶段(内容见上页)

                   20004----7月:第二、三阶段

                   20007----9月:第四阶段

预期成果:

1、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论文

2、总结出运用生物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教学模式

3、总结出创新、完善科学家实验的实验设计方案

4、完成有关生物学史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查看研究报告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