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中学生物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学员科研课题(论文)开题论证报告

姓名

樊根雪

性别

出生年月

645

最后毕业

学校及时间

19868月毕业晋东南师专生物系

工作单位

及通讯地址

山西省沁水示范初中

邮编

048200

职称、

职务

中教一级

联系电话

0356-7023115

E-mail

 

指导教师

段晓刚

性别

电话

0431——5185154

职称

教授

E-mail

 

课题(论文)题目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农业实用技术的探索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农村农业技术人才仍然缺乏,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不高,掌握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能力差,使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科教兴农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更加直接的作用,进年来,虽然农村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脱离了农村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到农村务农或就业的现实,导致农村中学未能有效地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教育、科学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农村生物学教学改革就是一个突破口和切如点,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农业实用技术知识,使学生文化素质与农业技术素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可实实在在的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了基础。

意义

有利于“人才”观念的转变,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

有利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它符合国家倡导的“农科教”相结合,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它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无论升学还是就业都有文化和劳动技术能力的素质。

有利于新型农民的形成,它符合农村毕业大多数回乡务农的现实,为新型农民奠定了基础。

 

 

学生课题研究目标、立项依据(理论依据、已有研究基础、研究假设)

   研究目标

培养与新时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实用型人才。

   研究假设

在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农业实用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存本领,使学生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致富有门路,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努力改革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

      十五届三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点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决定强调:“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国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强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数学公共开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里,坚持这样的教育方针是极其重要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公共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我们国家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仍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壮元”

     列宁曾论断:“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和教育,或者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研究对象

    初中一年级学生。

研究内容

一、挖掘课本知识进行理论渗透

在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挖掘课本中有关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将其渗透到农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中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与当地经济发展接轨,缩短课堂和社会的距离。如在讲顶端优势时,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作物,讲棉花摘心、果树修剪的道理;在讲光合作用时,要根据充分利用光照,讲讲清合理密植的道理;在讲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要给学生讲清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及时松土等道理。这样可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开辟试验基地进行实践活动

开辟实验基地,供学生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学习理论后,以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做到手脑并用,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成了能力。具体操作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分成几个活动小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实践活动。如植物栽培活动小组,利用实验田栽种小油菜、土豆、番茄等,从整地、播种、栽苗到管理,均由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和教师指导,共同合作完成(发芽率的测定 种子萌发的条件 幼苗移植 肥料使用)。动物饲养小组,在孵化室孵化小鸡,选种蛋、存放和管理种蛋(消毒)、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等。果、林小组,利用实验田扦插培养杨树庙,到果园试验基地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修剪果树。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联系生产实际进行推广运用

学习是为了运用,让学生联系生产实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如春播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家长测定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学生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就可以巩固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的萌发条件,测出的种子发芽率可以作为家长选用种子的依据之一。再如,在移载菜苗时,学生可以根据蒸腾作用的原理、根毛的特点指导家长,傍晚或阴雨天带土坨移植,或修剪植物,或遮阴,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这样不仅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教材而且还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学不到的东西,为学生走向社会,振兴当地经济打下结实基础。

研究方法:

       试验法、访谈法、调查法等。

 

 

研究进度及预期成果形式

     

     本课题一年内完成200012月——20019月)

      

1、准备阶段:(200111月——200112月)

         确定研究方向,搜集资料。

         确定课题,写出开题报告。

         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20011月——20017月)

          对方案具体操作。

  3、总结阶段:(20018月)

 

预期成果形式

    

        形成一篇科研论文。

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查看研究报告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