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精品课程

联系方式

地 址:吉林长春人民大街5268号
电 话:043185099453
传 真:0431-85099590
邮 箱:sky@nenu.edu.cn

互动平台

教学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概况 > 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方案
作者:李凡 发布于:2012/9/29 10:51:58 点击量:

 

 
课程编码:SKY308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Experiment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遗传学
 
 
一、课程设计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1.5学分,共30学时。课程于第4学期开设,其先修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专业主干课《遗传学》等。本课程与微生物学同时进行。
2. 课程的基本价值
    (1)培养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相互协作的优良作风。
    (2)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程设计思路
    (1)注重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及实验原理的教学,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注重无菌概念的建立和无菌操作技能的培养,掌握微生物特有的基本实验技术;
    (3)通过自主设计实验,使学生具备从事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并培养独立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课程目标
    (1)通过对具体微生物材料的观察分析,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了解微生物学实验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微生物学实验理论和方法,解决实践中有关微生物学的一般问题。
2.课程内容概要
教学模块1细菌的单染色法及形态观察(3课时
    主题1: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
    主题2: 掌握细菌单染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题3: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主题4:学习并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教学模块2革兰氏染色法、细菌芽孢染色法及荚膜染色法 (3课时)
    主题1: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的方法,明确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
    主题2:了解细菌芽孢染色法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了解芽孢在形状、大小、着生位置上的区别。
    主题3: 了解荚膜染色法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荚膜染色的基本方法,比较不同染色方法的染色结果。
教学模块3放线菌及霉菌的形态观察(3课时)
    主题1:了解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原理,掌握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制片方法,观察放线菌的个体形态特征。
    主题2:了解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原理,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观察曲霉、青霉、根霉、毛霉的形态特征。
教学模块4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3课时)
    主题1:了解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死、活细胞的鉴别的原理。
    主题2:观察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
    主题3:学习掌握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染色方法。
教学模块5培养基的制备及消毒灭菌(3课时)
    主题1: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会试管棉塞和三角瓶棉塞的制作方法。
    主题2: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基本原理,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应用范围,学习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
教学模块6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3课时)
    主题1:了解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的基本原理。
    主题2:掌握倒平板的基本方法。
    主题3:掌握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教学模块7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3课时)
    主题1:了解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的基本原理,证明不同的微生物对复杂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酶系统,学习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的基本方法。
    主题2:了解糖发酵实验的基本原理,了解糖发酵实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糖发酵实验的基本方法。
    主题3: 了解IMVIC与硫化氢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IMVIC与硫化氢反应及其在肠道菌鉴定中的意义,掌握IMVIC与硫化氢反应的基本方法。
教学模块8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3课时)
    主题1:学习测定食品中细菌总数的基本原理
    主题2:了解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则
    主题3:掌握测定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方法
教学模块9酸奶的制作及乳酸菌的分离纯化(6课时)
    主题1:学习自制酸乳的方法
    主题2:学习成品质量评定指标
    主题3:了解乳酸菌分离纯化的原理法
    主题4:掌握从从酸乳中分离和纯化乳酸菌的一般方法
    主题5:学习用纸层析法鉴定乳酸细菌所产乳酸
 
三、课程实施
1.教学建议
    (1)重视“课程导入”环节,让学生对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考核方式等有整体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兴趣。
    (2)注重对学生规范操作的要求。
    (3)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 学习建议
    (1)自主学习
    建议学生在实验前通过网络、图书馆自主查阅课程中涉及的学习资源,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搞清实验的基本原理。
    (2)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认真对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3)研究性学习
    鼓励学生针对实验课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以个体或小组方式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研究课题、分析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可形成研究性学习小论文或小组调研报告。注意发现实验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促进学生科研思维的形成。
 
3. 评价建议
    (1)评价的主体
    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与学生小组评价主体作用。
    (2)评价的原则
    以课程整体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学习建议。
    (3)评价内容
    ① 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② 学生对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了解程度;
    ③ 学生运用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解决实践中有关微生物学的一般问题的能力;
    ④ 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
    (4)评价方式及组织实施
    ① 平时成绩(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占50%,包括出勤考核、实验操作规范性、观察和记录结果和书写实验报告等。
    ② 期末考试(教师评价):占50%分,以口试或笔试等方式进行。

4. 课程资源
    (1)设施与设备
     建议按各教学模板的实际需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时利用微生物实验室、无菌操作室等,适时开放实验中心相关实验室。

    (2)参考书目
    [1] 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沈萍 陈向东:《微生物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 黄秀梨 辛秀明:《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 M.T.马迪根、J.M.马丁克、J.帕克.微生物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1.
    [5] J.Nicklin、K、Graeme-Cook、T、Paget & R.Killington. Instant Notes in Microbiology(影印版),科学出版社,1999.
    [6]Lansing M.Prescott、John P.Harley、Donald A.Klein. Microbiology(Fifth Edition)(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期刊资源
    [1]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
 
四、课程网站
1.课程网址
    http://life.nenu.edu.cn/wsw/
2.课程网站使用方法
    学生登陆生科院网页精品课程子站中的微生物学精品课,可查看其中关于微生物学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录像、教学资源等信息,获取教学课件与拓展资源。